咨詢電話:021-31129781
一所好的大學離不開圖書館,它不僅是校園地標,更是全校學術數據資源中心。
5月11日上午,2023中國圖書館數字化轉型論壇正式開幕。論壇為期2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匯聚復旦大學,以“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型:面向未來學習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為主題,共話機遇與挑戰。
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陳凌,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二中心主任王明政,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山棟明,復旦-阿法迪共建智慧圖書館學研究中心理事、上海阿法迪智能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良元致開幕辭。校圖書館分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館長侯力強主持開幕式。
活動現場,第四屆“慧源共享”全國高校開放數據創新研究大賽頒獎儀式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32支學生隊伍獲獎。復旦大學學生團隊獲特等獎,隊長張婉君代表獲獎學生發言。16名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董笑菊代表發言。
全國大賽,復旦學生問鼎特等獎!
實力捧杯,這支冠軍團隊由2022級圖書情報專業研究生田沛霖、張婉君、林昊天、伍章越、王賀組成,文獻信息中心副教授殷沈琴擔任指導老師。
“我國量子科技領域的研究態勢究竟如何?”這項國家給予高度關注的“卡脖子”科技研究領域,就是他們在過去三個月里密切關注研究的項目命題。憑借量子科技中國公開的專利數據,這群非相關領域內的研究生如何抽繭剝絲,讓數據說話?
團隊成員本科來自不同專業,便各顯神通,利用專業知識背景分工合作:文獻計量基礎好的同學負責選題以及模型研究態勢演進歷程分析,有計算機背景的同學就提供算法支持,擅長數據的同學就搭建調試模型,擅長視覺傳達的同學就著重可視化設計……
利用豐富的研究方法,他們將專利數據集條分縷析,形成一份詳盡直觀的研究報告。不僅闡述了我國量子科技領域的布局方向,能夠幫助研究人員加強理解、深化合作,為我國量子科技領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此基礎上,還利用合作網絡模型實現潛在專利合作者推薦功能,實現研究成果的應用孵化。
實踐就是學習的過程,“通過這次比賽,我們團隊的成員也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數據素養、數據分析處理以及可視化的能力”。不斷學習新模型、驗證新思路,這支團隊在項目中踐行所學,在磨合中不斷成長。他們也號召更多同學加入數據創新研究賽道,一起“點燃數字時代的星星之火”。
“慧源共享”全國高校開放數據創新研究大賽至今已舉行四屆,吸引全國超過千支大學生隊伍參賽。本屆賽事鼓勵高校師生利用新技術對開放數據進行分析,開展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和創新應用,聚合各行業力量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數據素養,是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高校數字資源建設和數字人才培養的創新探索。
探索智慧圖書館建設,復旦怎樣一路升級?
數字化背景下,國家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提出了“建設未來學習中心”的新要求,為智慧圖書館提出了新的場景需求。
其實,在你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地方,建設面向未來學習的智慧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一直在努力。
集成更多線上功能,2022年12月,復旦大學移動圖書館上線。一部手機就能查看在館人數、新書推薦、復圕活動、課程指定參考書、數據庫導航,還能預約座位、自助借書、接收圖書預約和催還通知,師生所需的圖書館服務一站式便捷提供。
精準服務教學科研,圖書館現已對接建成“數字化教學參考書管理和服務平臺”,為全校研究生課程匹配館藏紙本圖書、數字化圖書和電子圖書,建設學科專業相關的專題類教學參考書專架。
場館數字化升級不斷線。圖書館在各館設置場館信息發布和交互大屏,方便師生獲取即時信息;“旦小圖”智能客服機器人提供7*24智能咨詢服務,隨時解答師生利用圖書館的問題;升級預約和門禁設備,方便師生使用NFC虛擬卡出入館和預約座位;更換智能寄包柜,使用微信小程序即可使用寄包柜。
產學研合作不停步,2021年,圖書館聯合產業界成立復旦-阿法迪智慧圖書館研究中心,嘗試從“產、學、研”角度研究并實踐智能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落地,研發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數字基座”,構建智慧圖書館的數智能力,全面推動數字技術與圖書館業務和服務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未來的圖書館長啥樣?聚焦圖書館數字化轉型,全國專家匯聚復旦
數字化時代來臨,書架上的紙香墨寶如何匯入云端數據流,全方位陪伴師生在學術之路上篤行致遠?高校圖書館又如何提升能級,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為建設“數字中國”貢獻力量?
在今天落幕的2023中國圖書館數字化轉型論壇上,來自政府、教育、信息化、圖情、管理、社會與公共政策以及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共話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面向未來學習的智慧圖書館建設。
論壇主旨報告環節,陳凌、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數據處副處長于冰、校圖書館館長陳引馳分別作《智慧圖書館與未來學習中心--高校圖書館發展漫談》《數據賦能高校高質量發展》《數字時代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閱讀與推廣》報告。同濟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欣主持主旨報告環節。